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妇产科 > 分娩期并发症 > 产后风湿(月子病)
编号:10713097
浅谈月子病——兼论“胎前宜凉,产后宜温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
     何谓“月子病”?是指妇女在生育之后,一个月之内假如感受了外邪——风寒等,导致的一系列的毛病,以关节疼痛者居多。中国妇女自古以来就有作月子的传统,实际上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以预防为主,是妇女卫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措施,是先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。祖国医学向来强调内因外因的相互作用,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“,从辨证法的角度来讲,内因是主要的,外因是重要的条件。妇女在生育之后气血亏虚,抗邪无力,此时极易感受外邪,如受风、关节受寒等,而且病气易于深入,所谓虚邪中人也深。往往造成疾病久治不效、缠绵难愈,以至于有一句老话叫“月子病月子养”,月子病往往需要在下一次怀孕中才会调养好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我们知道按照现代医学来讲妇女在怀孕的时候,内分泌会发生很大的改变,免疫系统是受神经体液调节的,免疫系统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。从中医角度来讲十月怀胎的过程中,由于人体气血要濡养胎儿,所以气血远较平常旺盛,在这种情况下,一些痼疾就有可能治愈或缓解。在没有化验之前,中医是凭脉确定怀孕与否的,在怀孕以后往往出现滑脉,滑脉即气血充盛、往来流利之象。中医在胎产病的治疗原则是“胎前宜凉,产后宜温”。胎前气血充盛,中医认为气有余常常化火,所以适当用些清凉药,黄芩清热,白术运脾为安胎良药;产后气血亏虚,气血不足要用温补气血的方法,所以产后宜温,当归、炮姜为生化汤主药为古人常用。这些都是要做月子的相关道理。然而这一切都不是绝对的,还要坚持辩证论治。有些素体虚寒的病人胎前也要温补气血,否则会流产,这就是清代医家陈修圆所以反对胎前过用寒凉的原因;有些素体气血充盛内热的病人,在产后肾阴不足,还会内热,所以张仲景有竹皮大丸清凉之作。中医的核心方法是辨证论治,强调个体化诊疗的重要意义,这正是中医高明之处,既要考虑疾病的共性,而且要考虑病人的具体状况,而不是只盯着疾病而不顾病人的死活。同理可知,在同样情况下,有人产后受寒就有可能得病,有些身体好的人就有可能不得病,这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识。中医有句古话“食肉者勇而捍”。吃肉食的民族多身体强壮,勇猛彪悍。我国国民几千年来大多以谷物为主,所以不如西方人以肉食为主身体强壮。所以在西方妇女生育后可以毫无顾忌,甚至第二天就去游泳。曾经在很冷的早晨,本人还穿着毛衣尚觉得缩手缩脚,看见外国人在海边冲浪,光着膀子在晨练。国人与老外得差别如此之大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外人西药药量要大于中国人的道理。当然随着我国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,在几十年后中国国民体质也能赶上外国人,从现在青少年身高的发展趋势上也可以看出来这个趋势,很有可能再过三十年月子病也就不复存在了。我们看一个问题时一定要辨证历史的看待问题,才能全面了解其真相。那种简单的把月子病当成是心理文化疾病是一种不假思索、人云亦云的行为。中医月子病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其意义。由于月子病为虚邪所作,一定要扶正祛邪。刘渡舟教授以桂枝新加汤治疗产后身痛,无疑是这个原则很好的体现。在临床上本人曾经遇见过几个“月子病”的病人,都是久治不愈,通过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的方法,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,当然治疗时间较长。其中有一病人曾诉自幼有严重的哮喘病,是在怀孕期间痊愈,未再复发的。相比之下,认识一位专家把“月子病”认为是纯粹的心理疾病,用尽各种心理治疗的手段,病人还是略无寸效,却绝对不改变自己的观点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跟着洋人的屁股后面,没有多少东西是当代中国人对世界科技的贡献,这也就是中国作为病例最多的国家,而没有一篇文章被国外循证医学所采用。假做真时真亦假,可悲!可叹!所以说在中国有时科学、马克思主义都被当成了口头禅,当成了宗教,而实际根本上缺乏真正的科学的精神。这也就是现在什么都要炒作概念,从中余利、自高身份。我国与国外相比差的不仅仅是科技知识,更重要的是国民素质,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在战后迅速得以重建成为经济强国、而处于同等水平的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。愿我们大家都擦亮眼睛,提高我们自身的智慧,这样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发展,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,中医才有希望发展。, 百拇医药